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第1章
有关脂蛋白的代谢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处在经常不断的交换、变化之中,来完成脂蛋白的代谢
B.IDL 参与转运外源性TG
C.乳糜微粒残粒可以被VLDL 受体识别
D.在肝细胞合成VLDL
E.乳糜微粒来源于食物中的脂肪
下列哪种疾病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
A.沙眼
B.非淋病性尿道炎
C.鹦鹉热
D.性病淋巴肉芽肿
E.衣原体肺炎
沙眼衣原体可引起沙眼、包 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和性病淋巴肉 芽肿。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衣原 体肺炎由肺炎衣原体引起。
【连题】 (27-31题共用备选答案) 白色念珠菌常引起
A.性病
B.癣病
C.肺部感染
D.多种内脏及皮肤、黏膜感染一
E.脑膜炎
白色念珠菌能够侵袭多种内脏及皮肤、黏膜。
(10~11题共用备选答案)
A.HbA
B.HbH
C.HbA2
D.HbS
E.HbF
抗碱血红蛋白是
HbA在正常成人体内的含量为96%~98%,其余血红蛋白占2%~4%。
尿液中小吞噬细胞来自血液中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7.C。尿中吞噬细胞有2种:小吞噬细胞和大吞噬细胞,前者来自中性粒细胞;后者来自组织细胞,体积为白细胞的2~3倍。
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第2章
目前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主要评价的是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D.特异性
E.随机误差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ATCC27294为哪种药物的质控菌株
A.一线药、二线药的敏感质控菌株
B.链霉素耐药质控菌株
C.异烟肼耐药质控菌株
D.环丝氨酸耐药质控菌株
E.卡那霉素耐药质控菌株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抗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结核分枝杆菌H37Rv ATCC27294为抗结核杆菌一线药、二线药的敏感质控菌株,链霉素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 ATCC35820,异烟肼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 ATCC35822,环丝氨酸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 ATCC35826,卡那霉素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 ATCC35827。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日常接触传播
D.空气传播
E.密切接触传播
能促进各脂蛋白之间脂质交换和转运的酶是
A.CETP
B.HMGCoA还原酶
C.LPL
D.HL
E.LCAT
3.A。考查脂质转运蛋白。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可将LCAT催化生成的胆固醇酯由HDL转移至VLDL、IDL和LDL中,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中起关键作用。
人体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为
A.唾液
B.尿
C.汗液
D.呼吸道排泄物
E.粪便
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第3章
使用白细胞稀释液进行白细胞计数时,不能被稀释液破坏的红细胞是
A.有核红细胞
B.畸形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
D.大红细胞
E.小红细胞
对梅毒螺旋体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B、在人工培养基中可生长繁殖
C、丢失细胞壁仍可生存
D、革兰染色阳性或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形态结构
E、以原体和始体的生活周期进行繁殖
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属于
A.T细胞缺陷病
B.B细胞缺陷病
C.联合免疫缺陷病
D.吞噬细胞缺陷病
E.补体缺陷病
29.B。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者血清中各类lg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成熟B 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几乎为零,属于B细胞缺陷病。
62岁,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在活动时突感左侧偏瘫,意识不清,频繁呕吐,非喷射性。体查:血压220/120 mmHg,心率120次/份,体温39.6℃,潮式呼吸,昏迷状态,瞳孔1.5 mm(双侧),压眶时口角右歪,左侧肢体完全瘫痪,双侧Babinski征阳性,诊断:脑出血。其部位在( )。
A、右侧内囊外侧壳核附近
B、左侧脑桥
C、右侧脑桥
D、右侧大脑半球白质
E、右侧内囊内侧丘脑附近
能调节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素
D.胰岛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第4章
脊髓内传导躯干、四肢皮肤精细触觉的纤维束是( )。
A、皮质脊髓侧束
B、内侧丘系
C、脊髓丘脑束
D、薄束和楔束
E、皮质脊髓前束
脑脊液静置24h后出现薄膜,见于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脑脊髓梅毒
E.白血病细胞脑转移
30.B。正常脑脊液放置l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
正常人外周血中干细胞只有骨髓中造血干细胞量的
A、1/100~1/10
B、1/1000~1/100
C、1/1000~1/10
D、1/1000
E、1/100
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哪两种蛋白结合进行转运
A.白蛋白和球蛋白
B.Y 蛋白和Z 蛋白
C:C 蛋白和B 蛋白
D:S 蛋白和C 蛋白
E:G 蛋白和C蛋白
下列有关Auer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Auer小体为扦状、棒状、圆形、纺锤形等
B.病理性细胞中,嗜苯胺蓝颗粒融合而成
C.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D.常位于高尔基体内或附近
E.可见于急性白血病,最多见于M3
[答案] C
[解析] Auer小体其化学成分分为中性蛋白,碱性蛋白以及酶类。酶类主要是过氧化物酶和酸性酶,故其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第5章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为
A.BSP排泄试验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浓缩稀释试验
D.PAH清除率
E.ICG排泄试验
下列不属于血小板的细胞器的是
A.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
B.α-颗粒和糖原颗粒
C.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
D.微管和微丝
E.α-颗粒和δ-颗粒
提示左心室功能低下的是
A.第一心音分裂
B.第二心音分裂
C.开瓣音
D.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E.舒张期奔马律
转化是指
A、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给受体菌
B、内源性DNA释放到菌体外的过程
C、外源性质粒导入细菌的过程
D、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DNA转移到受体菌内
E、两种细菌失去细胞壁后彼此融合
眼神经进出颅的部位( )。
A.筛孔
B.眶上裂
C.圆孔
D.卵圆孔
E.颈静脉孔
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第6章
用针划过患者足部外踝足背边处,出现拇趾背屈、此反射为( )。
A、Babinski征
B、Oppenheim征
C、Gordon征
D、Chaddock征
E、Schaeffer征
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符合哪种疾病
A.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
B.贮存池病:α颗粒缺陷
C.血小板无力症
D.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陷
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新鲜冰冻血浆内含有各种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成分,其中第Ⅷ因子活性应_______,血浆蛋白含量______
A、≥0.7IU/ml,≥50g/L
B、≥0.8IU/ml,≥40g/L
C、≥0.7IU/ml,≥40g/L
D、≥0.8IU/ml,≥50g/L
E、>0.7IU/ml,>50g/L
不属于分子伴侣的蛋白是
A、热休克蛋白
B、伴侣蛋白
C、触发因子
D、新生链相关复合物
E、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哪项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
A、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B、脑膜刺激征阳性
C、偏瘫
D、以突然剧烈的头痛起病
E、动眼神经麻痹
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第7章
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ADP
B.激活因子Ⅻ
C.提供因子Ⅲ
D.提供血小板第3因子
E.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
眼闭合不全( )。
A.面神经损害
B.动眼神经损害
C.听神经损害
D.滑车神经损害
E.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损害
对献血记录进行立卷归档应该
A、严格按照要求
B、视情况而定
C、没有必要
D、听领导安排
E、无需重视
关于氯胺酮的描述,哪项不对
A、氯胺酮可抑制丘脑一新皮层系统,选择性地阻断痛觉
B、氯胺酮麻醉时痛觉消失,意识完全丧失,呈深度睡眠状态
C、服用氯胺酮后常会又“去人格化”、“去真实感”
D、氯胺酮作用于边缘系统,有致的快感作用
E、氯胺酮常对泌尿系统产生损害
血清学试验中出现最明显反应的抗原:抗体的比例是
A、2:1
B、1:2
C、1:3
D、2:3
E、3:2
医学检验(中级)考试答案8章 第8章
中枢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集中于
A.蓝斑
B.中缝核
C.纹状体
D.丘脑内侧核
E.丘脑网状核
原尿中下列物质在肾小管几乎完全被重吸收,除了
A.乳酸
B.葡萄糖
C.氨基酸
D.肌酐
E.肌酸
肌酐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9~10ml/min,提示肾功能分期是
A.肾功能正常
B.肾衰竭代偿期
C.肾衰竭失代偿期
D.肾衰竭期
E.肾衰竭终末期
正常人,尿液中不会见到
A.中性粒细胞
B.鳞状上皮细胞
C.红细胞
D.吞噬细胞
E.单核细胞
82.D。正常尿吞噬细胞阴性,泌尿系统急性炎症时增多。
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无关的因素是
A.索状因子
B.蜡质D
C.分枝菌酸
D.外毒素
E.内毒素
96.DE。结核杆菌不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主要靠菌体上的脂质成分致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