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主治经典例题6卷

儿科主治经典例题6卷 第1卷
A、6岁
B、8岁
C、10岁
D、12岁
E、14岁
苯丙酮尿症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机制是
A.生物蝶呤缺乏
B.酪氨酸不足
C.继发性肾上腺素不足
D.继发性甲状腺素不足
E.高浓度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
特应质者具有的特点以下错误的是
A.对异种蛋白过敏
B.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C.血清IgE值高
D.血清IgE值低
E.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
早产儿胃食管反流最适宜的检测方法是
A.食管下段pH值监测
B.食管镜检查
C.同位素扫描
D.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E.腹部B超
通过下鼻饲或口胃管的方式,将检测装置置于食管下段,检测pH变化,从而了解有无胃食管反流,简便易行,无副作用。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支气管肺炎
C.充血性心力衰竭
D.喉返神经麻痹
E.脑栓塞
新生儿肝炎与先天性胆道闭锁鉴别中最有价值的是
A.黄疸发展迅速
B.大便颜色
C.小便颜色
D.动态观察胆红素
E.有无先天感染
某一小学最近正在流行猩红热。下列哪一项不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临床依据
A.发热、咽痛、扁桃体虹肿且可有脓性渗出物
B.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鲜红色高出皮面的粟粒疹
C.口腔、黏膜充血,有时可见舌质红、乳头红呈杨梅状
D.出疹时可见到口周苍白圈
E.常可发生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E。诊断猩红热主要临床依据包括: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且可有脓性渗出物;口腔、黏膜充血,有时可见舌质红、舌乳头红,呈杨梅状;出疹时可见到口周苍白圈;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鲜红色高出皮面的粟粒疹等。
A.病毒感染
B.萘瑟菌属感染
C.真菌感染
D.原虫感染
E.支原体感染
儿科主治经典例题6卷 第2卷
(46~48题共用题干)
11岁,女孩,近1个月多食易饥、消瘦,面红易激动,自觉心悸并发现颈部增粗。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性甲状腺肿
B.Graves病
C.糖尿病
D.心动过速
E.桥本病
B。甲亢导致基础代谢增高。
婴儿的心率( )
A.70~90次/分
B.80~100次/分
C.100~120次/分
D.110~130次/分
E.120~140次/分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为
A.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的抽动
B.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模式重复刻板
C.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
D.全身强直.阵挛或强直一阵挛性发作,意识障碍
E.紧张不安.忧虑.睡眠障碍及躯体不适症状
生后2天,出现黄疸,肝、脾略大。血总胆红素255μmol/L(15mg/dl)。血型“A”型, Rh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抗体释放试验,IgG抗A抗体阳性。此患儿诊断是
A.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B.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症
C.新生儿肝炎早期
D.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症
E.新生儿早期败血症
B。根据抗体释放试验,新生儿早期出现黄疸等可考虑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散发性克汀病的治疗原则是
A.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B.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C.注意剂量个体化
D.终身服药
E.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骨龄
ABCDE。本病应早期确诊,尽早治疗,以减小对脑发育的损害。一旦诊断确立,应终身服用甲状腺制剂,不能中断,否则前功尽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单纯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E、多阶段抽样
A、骨龄摄片+心脏彩超
B、血清促性腺激素测定+染色体核型分析
C、染色体核型分析+心脏彩超
D、B超盆腔扫描+染色体核型分析
E、胸部X线拍片+心脏彩超
儿科主治经典例题6卷 第3卷
新生儿轻度窒息的表现不包括()
A、皮肤紫绀
B、呼吸减弱或不规则
C、心音尚有力但不规则
D、呼吸微弱或无
男孩,1岁,5天前低热2天,近2天热又起,伴哭闹,拒抱,四肢活动正常。曾接触过脊髓灰质炎患儿,如病情好转,怀疑脊髓灰质炎无瘫痪型,该病儿病程终止于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瘫痪前期
D.瘫痪期
E.恢复期
关于婴儿期的预防接种程序,不正确是:()
A.出生时接种卡介苗
B.2个月开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3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
D.6个月接种麻疹疫苗
小儿体格发育测量的各项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是:()
A.身长
B.体重
C.头围
D.胸围
E.囟门
(53~56题共用题干)
男、12岁,3周前患猩红热,近5天眼睑水肿,3天来加重,尿色如剩茶水样,且尿量逐日减少。
为确诊,最重要的检查是
A.尿常规
B.肾功能
C.血C3及ASO
D.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E.肾B超
C。该患儿为学龄期儿童,发病前有前驱感染史,症状有水肿、血尿,尿量减少,需查血C3及ASO以除外急性肾小球肾炎。
此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心力衰竭
B.支气管扩张
C.脓胸
D.中毒性脑病
E.休克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喘憋严重者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常见。
化验网织红细胞增高,血小板降低见于
E。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时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可低至30~50g/L,末梢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呈三角形、芒刺形、盔甲形及红细胞碎片等。白细胞(WBC)数大多增高,可达(20~30)×109/L,血小板减少见于90%的病人,可低至10×109/L,持续1~2周后逐渐升高。骨髓检查见巨核细胞数目增多、形态正常,未能测出血小板抗体,Coomb试验阴性。
下列哪种肺炎易合并脓胸
A.支气管肺炎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C.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D.支原体肺炎
E.腺病毒肺炎
B。脓胸常由金黄色葡萄菌引起,革兰阴性杆菌次之。
儿科主治经典例题6卷 第4卷
急性肾衰竭透析的指征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严重水潴留,有肺水肿、脑水肿的倾向
B.血钾≥5.5mmol/L
C.血浆尿素氮>29mmol/L,血浆肌酐>707.2μmmol/L
D.严重酸中毒
E.药物或毒物中毒
急性肾衰竭的透析指征:①已有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精神神经症状等。②少尿无尿大于2天,有明显水钠潴留、心力衰竭、肺水肿征兆时。③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以上,或心电图疑有高血钾图形。④BUN29mmol/L(80mg/d1),Scr530.4~707.2ttmol/L(6~8mg/d1)。⑤高分解代谢型:即每日BUN上升14.3mmol/L(40mg/d1),Scr上升177μmol/L(2mg/d1),钾上升1~2mmol/L,血清HCO-3下降2mmol/L。⑥非高分解代谢型,但如少尿超过2日,伴有下列任何一项者:体液潴留征(如眼球结膜水肿、胸腔积液、心脏奔马律);氮质血症症状重;Scr442μmol/L(约5mg/d1),CCr≤7~10ml/(min·1.73m2),BUN21.4mmol/L(60mg/d1),CO2CP≤13mmol/L。⑦输入错误血型引起溶血。
10岁女孩,干咳2周,加重1周,有时表现为百日咳样咳嗽,痰带血丝,发热不规则。查体:两肺散在干啰音,右背下偶闻中湿啰音,血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快,PPD试验(-),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淡薄片状阴影,右肺门纹理重延伸至肺野。
为明确诊断应做哪项检查
A.嗜异凝集试验
B.冷凝集试验
C.ASO
D.血清补体C3
E.结核抗体
6个月小儿接触水痘后,注射丙种球蛋白主要起到什么作用
A.防止继发感染
B.防止发病
C.若发病可以减轻症状
D.无预防作用
E.以上都不是
女、2岁6个月,入院前5天患儿开始腹泻,伴低热、呕吐;昨起尿少,尿色如酱油。查体患儿呈贫血貌,眼睑微肿、巩膜轻度黄染;皮肤可见出血点,BP15/10kPa(115/80 mm- Hg)。BUN12.8mmol/L,Scr114μmol/L。尿镜检RBC满视野/HP,血常规Hb68.0/ L,PLT80×109/L,网织红细胞7.2%,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A.紫癜肾炎
B.急性肾炎
C.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D.急性肾衰竭
E.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肾综合征
C。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临床表现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衰竭为特点。前驱期有类似肠炎的症状。
1岁半男孩,1个月来痉挛性阵发性咳嗽,伴低热来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硬结直径18mm。X线胸透:右肺门阴影增大模糊,右中叶不张。接种过卡介苗,用过青霉素和先锋霉素V等,效果不好。血白细胞9.5×109/L,中性0.40,淋巴0.60。初步诊断是
A.肺炎合并肺不张
B.百日咳合并肺炎
C.支气管淋巴结核
D.肺原发综合征
E.支气管异物
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是
A.肠道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EB病毒
D.CMV病毒
E.微小病毒
与上述其他疾病相鉴别的重要实验室检查为
A.心电图
B.脊髓磁共振
C.肌电图和(或)脑脊液
D.脑电图
E.脑脊液
C。若证实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和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即可确立本病诊断。
该患儿最适宜的治疗是
A.红霉素
B.青霉素
C.头孢氨苄
D.病毒唑
E.新青霉素Ⅱ(苯唑西林)
儿科主治经典例题6卷 第5卷
(86~8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苯妥英钠
B.普罗帕酮
C.利多卡因
D.阿托品
E.普萘洛尔
洋地黄中毒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治疗首选
7个月婴儿,体重5kg,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2cm,精神差,食欲不佳,常腹泻,面色苍白,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3.2×1012/L,应诊断为:( )。
A.营养不良Ⅰ度,缺铁性贫血
B.营养不良Ⅱ度,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不良Ⅲ度,缺铁性贫血
D.营养不良Ⅱ度,缺铁性贫血
E.营养不良Ⅲ度,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不良Ⅱ度的诊断标准为:体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近于消失,在0.4cm 以下,四肢、面部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差,肌肉明显松弛;身长较正常低;抑郁不安、不活泼。6个月-6岁者小儿Hb正常值为110g/L(11g/dl)红细胞约为3.0×1012/L,该患儿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符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特点。
A、心室颤动
B、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C、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
D、窦房传导阻滞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E、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心室停顿
支气管哮喘可有
D。支气管痉挛、管壁炎症性肿胀、黏液栓形成和气道重塑使患儿气道受阻,呼气时有气道高反应,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
患儿,2岁,少哭,便秘,不能独立行走,不能叫爸爸、妈妈,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下列哪种治疗错误
A.立即开始用药治疗
B.开始服用5~10mg/d甲状腺片
C.每隔2~4周增加5~10mg/d,至精神食欲好转,便秘改善,甲状腺功能无亢进时改为维持量
D.长期服用碘剂
E.终身服用
腺病毒肺炎发生()。
A、脓胸
B、胸腔积液
C、肺大泡
D、肺实变
E、心包炎
A.合并感染时选用适当抗生素
B.联合免疫缺陷者输冷冻血浆
C.选择性IgA缺乏者静注丙种球蛋白
D.细胞免疫缺陷可行胎儿胸腺移植
E.骨髓移植可用于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预防先心病发生的关键时期为
A.怀孕3~6个月
B.分娩前1个月
C.怀孕3个月以内
D.怀孕6~8个月
E.分娩后当天
C。怀孕3个月以内为预防先心病发生的关键时期。
儿科主治经典例题6卷 第6卷
假设: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17秒,患者12秒。纤维蛋白原定量:4g/L。抗核抗体:阴性。静脉肾盂造影示肾影稍大,泌尿系未见阳性结石及钙化影。下腔静脉造影(从右股静脉送人F4造影管)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人口处以下长约3.5cm,双肾静脉起始部显示,双下腔静脉。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主要治疗措施是什么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输注肝素 C.大剂量维生素C D.口服双嘧达莫 E.活血化瘀中药 F.静注654-2 G.静注蝮蛇抗栓酶 H.抗生素
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定量增高这一提示,该患儿目前处于高凝状态。下腔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狭窄,狭窄部位相当于右房入口处以下长约3.5cm。说明该患儿有下腔静脉的血栓形成。鉴于患儿的高凝状态,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抗凝治疗。可用于抗凝治疗的药物很多。本答案中B、D、E、G项均是可选择的药物,所以是正确的。显然,大量维生素C及扩张血管剂654-2对本病血栓形成的治疗无帮助,所以是错误的。至于低分子右旋糖酐,虽然对改善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但本例患儿已经产生了下腔静脉这样的大血管血栓,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已难以改变,故第一项属无效答案。感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但本例并没有提示该患儿目前有感染的情况,因此,H项可不选。
百日咳痉咳期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
A.面部及眼睑水肿
B.舌系带溃疡
C.睑结膜及面部有小出血点
D.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E.咳嗽日轻夜重
4个月婴儿,昨日种了百白破混合疫苗,今日有轻度发热,稍哭吵不安。查:体温38.2℃(肛表),右上臂外侧注射部位有轻微红肿。咽无充血,心肺无异常发现。下列哪项处理最恰当
A.暂不用药
B.口服抗生素
C.口服退热药
D.口服抗病毒药
E.同时口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
对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可疑病例的诊断措施中,下列哪项为首选()。
A.血清叶酸含量测定
B.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C.血清铁含量测定
D.骨髓象检查
E.叶酸、维生素B12试验性诊断治疗
最低的部位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脐静脉
E.脐动脉
E。约80%的血液经动脉导管与来自升主动脉的血汇合后,进入降主动脉(以静脉血为主),供应腹腔器官及下肢,同时经过脐动脉回至胎盘,换取营养及氧气。
2岁小儿身材矮小、匀称,下列哪项诊断不太可能
A.垂体性侏儒症
B.慢性腹泻
C.克汀病
D.营养不良
E.生长迟缓
由于克汀病的身材不匀称,上部量大,因此不可能。
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取的铁足够生后使用多久
A.1~2周
B.3~4周
C.5~8周
D.2~3个月
E.4~5个月
目前最适当的处理是
A.祛除诱因
B.输母血
C.输G-6-PD正常的浓缩红细胞
D.水化、碱化尿液,疏通微循环,保持电解质平衡
E.输三洗血+激素

下一篇:儿科主治历年真题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