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师)历年真题解析6篇

药学(师)历年真题解析6篇 第1篇
激素的旁分泌是指
A.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后又反馈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发挥作用
B.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的激素
C.通过紧密连接扩散而作用于相邻细胞的激素
D.激素经特定管道运输到靶细胞或组织发挥作用
E.激素经血液运输到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发挥作用
自分泌指激素分泌后在局部扩散又反馈作用于生产该激素的内分泌细胞本身而发挥作用,旁分泌指有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组织液直接弥散到邻近细胞而发挥作用。
液相晶析制粒的溶媒系统是关键,由良溶剂、不良溶剂、液体架桥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中有4次脱氢反应,2次脱羧反应
B.过程中生成l分子GTP
C.为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D.可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E.1mol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共产生36或38mol ATP
本题要点是三羧酸循环。lmol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共产生10molATP。
inclusion compound
inclusioncompound:包合物,是指药物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物质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具有独特形式的复合物。
药学服务的实施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
A.收集资料
B.发现问题
C.评估问题
D.建立药学服务计划
E.评价取得的结果
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时,应与下列何药合用
A、维生素B
B、卡比多巴
C、多巴胺
D、氯丙嗪
E、利舍平
下列作用不属于麻黄碱的药理作用的是
A.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B.收缩鼻黏膜血管,缓解鼻塞
C.收缩肠平滑肌
D.加强心肌收缩力
E.兴奋中枢
麻黄碱作用特点:①激动α和β受体(132受体作用弱),促递质NA释放:②兴奋心脏、收缩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肾上腺素弱:③作用强的是兴奋中枢;④快速耐受性。
药学(师)历年真题解析6篇 第2篇
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处方药是
A、维生素B
B、泼尼松
C、维生素C
D、口腔溃疡膏
E、西地碘含片
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情况是
A.短期应用的药物
B.药物代谢个体差异大时
C.具有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D.治疗指数较高的药物
E.药物本身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
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是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大、个体差异大的药物,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需要长期用药的药物,患有心、肝、肾、胃肠道疾病者,合并用药有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时。
结核性脑膜炎加用糖皮质激素的目的是
A、提高抗结核药的抗菌作用
B、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C、抑制结核菌素引起的过敏反应
D、缓解炎症,防止组织粘连后遗症
E、延缓抗药性产生
铁制剂主要用于治疗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E、自身免疫性贫血
临床必需、使用广泛、效果好、价格低的是()
A、国家审判正式进口的药品
B、纳入《基本医疗药品保险目录》的药品
C、《基本医疗药品保险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
D、甲类目录药品
E、乙类目录药品
阿托品治疗消化道痉挛时出现的口干、心悸
A.毒性
B.副作用
C.首剂效应
D.菌群失调
E.特异质反应
阿托品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时,常可出现的口干、视力模糊、心悸、尿潴留等。后面这些作用与治疗目的无关,且可引起一定的不适或痛苦,称为副作用。有些药物本身作用较强,首剂若按常量给予可出现强烈效应,即首剂效应,致使患者不能耐受。如哌唑嗪首剂按常量使用,常出现血压骤降现象。毒性泛指药物或其他物质对机体的毒害作用。一般情况下,毒性可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如氨基糖苷类的耳毒性。
能耗竭神经末梢囊泡内介质的抗高血压药是
A.维拉帕米
B.可乐定
C.利血平
D.肼屈嗪
E.硝普钠
利血平降压机制主要是与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耗竭有关;用于轻度高血压。
药学(师)历年真题解析6篇 第3篇
以下不属于抗真菌药的是
A、酮康唑
B、灰黄霉素
C、两性霉素B
D、制霉菌素
E、多黏菌素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为
A.(4.5~5.5)×1012/L
B.(8~12)×1012/L
C.(4~10)×109/L
D.(100~300)×1012/L
E.(3.5~5.0)×1012/L
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是( )。
A.结晶性较好
B.其苷类多具旋光性
C.多数为黄色
D.多数具有酸性
E.能与盐酸生成盐
与吗啡的镇痛作用有关的是
A.边缘系统阿片受体
B.延髓孤束核阿片受体
C.脑干极后区阿片受体
D.中脑盖前核阿片受体
E.导水管周围灰质区的阿片受体
等渗性脱水可见于
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
B.水摄入过多
C.ADH分泌异常综合征
D.盐摄入过多或盐中毒
E.急性呕吐.腹泻
在急性呕吐、腹泻时通常同时失去水和钠,造成等渗性脱水,所以答案为E。
较易发生DIC的休克类型是
A.心源型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较容易发生DIC。
可作片剂助流剂的是
A、糊精
B、聚维酮
C、糖粉
D、硬脂酸钠
E、微粉硅胶
解析: 目前常用的润滑剂(助流剂)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PEG4000,PEG6000)、十二烷基硫酸钠(镁)等。
药学(师)历年真题解析6篇 第4篇
运动黏度物理量的单位符号为
A.kPa
B.Pa.S
C.mm2/s
D.cm-1
E.μm
运动粘度物理量单位为mm2/s。
A、黄柏
B、丹参
C、红花
D、地黄
E、三七
丕属于合成抗结核病的药物是
A.异烟肼
B.乙胺丁醇
C.吡嗪酰胺
D.烟酰胺
E.对氨基水杨酸钠
考查合成抗结核药及烟酰胺的临床用途。D为维生素类药物,其余均为合成抗结核病的药物。故选D答案。
与盐酸普鲁卡因特点不符的是
A、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B、具有生物碱样的性质
C、用于浸润麻醉和传导麻醉
D、易氧化变色
E、结构中酰胺键易水解
交通费
A.非医疗成本
B.变动成本
C.医疗成本
D.无形成本
E.间接成本
多晶型分析常用方法包括( )
A.HPLC法
B.X射线衍射法
C.近红外分光光度法
D.滴定法
E.差示扫描量热法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则( )。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排泄加快
D.药物分布加快
E.以上都不是
药学(师)历年真题解析6篇 第5篇
巴比妥类药物与碱溶液共沸生成氨气,主要是基于分子结构中
A、酰亚胺基团
B、丙二胺基团
C、乙二胺基团
D、酰胺基团
E、酰肼基团
用统计矩法可求出的药动学参数有
A.Cl
B.β
C.Cmax6
D.t max6
E.a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距的应用。用统计距法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可以求出半衰期、清除率、稳态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等,不能求出达峰时间和混杂参数。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
药物流行病学是
A、一门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方法,研究药物在健康人群中的应用及效应的学科
B、一门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方法,研究药物在患者中的应用及效应的学科
C、一门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方法,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及效应的学科
D、一门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方法,研究药物在某些个体人群中的应用及效应的学科
E、一门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方法,研究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及效应的学科
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亢进引起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的药物是
A、肝素
B、链激酶
C、阿司匹林
D、双香豆素
E、氨甲环酸
阿莫西林
A.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用于全身感染
B.与庆大霉素合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不能混合静脉滴注
C.脑脊液中浓度较高,酶稳定性高,适用于严重脑膜感染
D.肾毒性较大
E.口服吸收好,适用于肺炎球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
治疗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脑膜炎应首选
A.阿莫西林
B.SM[Z+TMP
C.苯唑西林
D.庆大霉素
E.林可霉素
SMZ+TMP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阴性菌作用,对治疗产酶金葡菌所致的脑膜炎为首选。
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体现在( )
A.可提高药物的润湿性
B.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C.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D.形成高能状态
E.减小药物的比表面积
药学(师)历年真题解析6篇 第6篇
下列描述微生物的特征中,不属于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微生物中只有病毒、衣原体和立克次体。
下列维生素须经体内代谢活化后才有活性的是
A.维生素D3
B.维生素C
C.维生素B6
D.维生素E
E.维生素B1
维生素D3需经在肝脏和肾脏两次羟基化,被代谢为活性较强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后,才具有促进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钙化的作用,因此,1,25-二羟基维生素D3被称为活性维生素。所以答案为A。
关于苯氧酸类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
B、降血脂作用是通过增加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
C、可用于治疗Ⅲ、Ⅳ、Ⅴ型高脂血症
D、能显著降低患者血中的VLDL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E、氯贝丁酯和吉非贝齐属于本类药物
曲马多为
A.第一阶梯轻度止痛药物
B.第二阶梯中度止痛药物
C.第三阶梯重度止痛药物
D.急性疼痛用药
E.慢性疼痛用药
甲苯磺丁脲临床适应证是
A、1型糖尿病
B、单用饮食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
C、完全切除胰腺的糖尿病
D、各型糖尿病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N-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的祛痰作用机制是
A、恶心性祛痰作用
B、使痰量逐渐减少,产生化痰作用
C、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促使痰液排出
D、使蛋白多肽链中二硫链断裂、降低黏痰黏滞性易咳出
E、使呼吸道分泌的总蛋白量降低,易咳出
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面活性剂静脉注射的毒性远大于口服给药
B.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
C.一般来讲,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
D.表面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于皮肤或黏膜,也会出现皮肤或黏膜损伤
E.温度升高,可使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的CMC减少,胶束聚集数增加

上一篇:药学(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篇